广德市名班主任简光军工作室
  • 您现在的位置:搜索页
成长过程

看《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之遵守规则有感

【文章来源:】 【添加人:王宁宁女】 【发布时间:2021-12-23】 【点击量:

今天看《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个故事一堂课中的哈佛理念——所讲述的是一位哈佛牧师把他的一块地皮和250本书遗赠给了当地的一所学校,这所学校就是后来的哈佛大学。这250本书一直被哈佛大学珍藏在图书馆中,并制定了学生只能在馆内阅读,不能将图书携出馆外的规定。一次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楼。在大火发生前,一名学生碰巧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了馆外,打算在宿舍里悠闲地阅读。第二天,他得知了失火的消息后,意识到自己从图书馆携出的这本书,是哈佛牧师捐赠的250本书中唯一存世的一本了。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他找到了当时的校长,最终决定把书还给学校。校长收下书、感谢了他,但还是下令将他开除,理由是违反了校规。

校长感谢那位同学,是因为那位同学诚实;而开除他,是因为校规的约束。哈佛的理念是这样的:“让校规看守哈佛的一切比让道德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校规比道德更重要,虽然看上去这个决定有些不近人情,但正是一代代学生传承着自觉遵守校规的精神,才成就了哈佛大学今时之盛名。

看到这里,我想起了几天前的一件事:那天我在办公室看书,一名学生哭着跑到她班主任面前说: “老师,我要请假回家。”老师诧异的问:“为什么?”学生说:“不为什么,我心理有问题,不想在学校待了。”老师又问:“你心理怎么了,能跟我聊聊吗?”学生不说话,一直重复的说:“我想回家。”僵持了十分钟后,老师说:“你要回家我同意,但必须要你的家长来学校接你。”学生说:“我就要回家,我不要我妈接。”老师执意不允许,认为必须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来。学生很生气:“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你就不能变通一下吗?”老师瞪大眼睛看着她,陷入了沉默中。这时上课铃响了,老师说:“你先好好冷静冷静,我去上课,想好了来找我。”

这位班主任很睿智,一是采用了淬火效应(冷处理)的办法,不和学生继续争论下去;二是等她冷静之后再跟她讲道理,告诉她必须遵守规则。

一次上课,我正讲的投入,还是上面所说的这位学生,跟她同桌也正聊的眉飞色舞。我边讲课边用眼神示意她,她停了下来,拿起一本小说明目张胆的看着。我走到她身边,把小说没收了上来,继续我的讲课。接着我提出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想让她来回答,给她一个台阶下,暗示她要好好听课。“张同学,你来回答这个问题。”她坐在那里,无动于衷。我和全班同学都盯着她,她却不紧不慢的说:“我看不清楚。”“那你上讲台来看。”“我不想回答你的问题,我也不想动。”她依旧坐在凳子上,用挑衅的目光看着我。凭借多年的上课经验,我知道她是想激怒我。我压抑着心中的怒火,笑着说:“你知道之所以我是老师,你是学生,我们之间的本质区别在哪里吗——我不会跟你一样不懂规矩,随心所欲。”课后,我联系了这位同学的班主任,共同对她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告诉了她规矩的重要性,最后要求她在最近一次的班会课上诚恳的做一次检讨。

这个孩子之所以无视校纪班规,一是家庭原因:父母很溺爱且要求低,认为在学校混三年就可以,学不学习无所谓。二是班级原因;这个班级在两年时间内频繁更换班主任,且都是年轻教师,管理经验欠缺,尚未制定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

其实在我们中职学校,对于不遵守校纪校规的现象,早已司空见惯。例如:手机带到学校必须交给班主任统一管理,可有的同学却带两个交一个,晚上在寝室偷偷玩未上交的那个。女同学不允许化妆,却总是偷偷地擦眼影涂口红。有的同学自私自利,自控能力差,几句言语不和就打架斗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自然规则不可更改,是客观存在的。但人为的规则就复杂多了,它需要大家共同承担,相互遵守,否则就会乱成一锅粥。(王宁宁)

复审:袁青

终审:梁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