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汪俊雯老师在24级农艺班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公开课,主题聚焦于“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课堂上,她巧妙地运用已学知识,引导学生动手构建脱氧核苷酸模型,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随后,鼓励学生尝试从单链模型逐步构建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进而突破本课重难点,这一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DNA结构的理解,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汪老师还通过多个生动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DNA在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鲜活而有趣。课后,她布置了针对性强的作业,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新知,将课堂所学转化为长期记忆。
课后评课环节,评课老师们认为,汪老师的教学设计新颖独特,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氛围活跃。同时,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奥秘。当然,也有教师提出了一些建议,如进一步加强师生互动,以及在模型构建过程中给予更多指导等。
此次公开课不仅展示了授课老师的教学风采,也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提升的平台。(汪俊雯)
复审:袁青
终审:汪礼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