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宣城市机械电子工程学校!

明法纪以正言行,修自律而护青春——广德市法院送法走进宣城市机电学校开展法治教育专题讲座

【文章来源:学生处】 【发布人:胡向姗】 【发布时间: 】 【点击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法治教育,切实增强在校学生的法治观念,提升自我保护能力6月20日下午,广德市人民法院送法走进宣城市机械电子工程学校(安徽广德技师学院)图书信息中心一楼报告厅隆重举行了2025年“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与自我保护”主题教育讲座广德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学校法治副校长许志军担任主讲人,以专业视角为师生带来了一堂兼具警示意义与实践价值的法治课。学校党委书记郑重主持讲座,党委副书记杨林、学生处主任章银照、学生处副主任李君璐等领导班子成员全程参与,各班学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接受法治文化熏陶。

郑重在开场致辞中强调:“青春期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希望同学们以此次讲座为契机,在心里种下法治的种子,让它伴随成长,成为守护人生的铠甲。”

1.jpg

许志军以“人生的选择题”切入,从刑事责任年龄分类讲起,用真实案例,直观展示了低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的严峻现状。“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守护成长的盾牌。”他特别强调,刑法修正案将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下调至12周岁,绝非单纯加重处罚,而是要让未成年人明白“犯错就要承担后果”。

针对职业院校学生常见的犯罪类型,许志军通过一组数据引发学生关注:在全国法院新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16-17周岁学生犯罪占比超五成,其中盗窃罪位居第一,抢劫罪、诈骗罪紧随其后。“很多同学觉得‘拉车门’偷点东西不算大事,可当你伸手的那一刻,可能就踏上了犯罪的道路。”他结合小A多次寻衅滋事、小B取保候审期间再犯等典型案例,剖析了“哥们义气”“侥幸心理”等背后的认知陷阱,警示学生“别让无知毁了青春”。

2.jpg

3.jpg

在预防犯罪板块,许志军从文化选择、朋友选择、行为选择三个维度展开论述。他展示了一组文化程度与犯罪率的对比数据:文化程度越低,犯罪的概率越大“知识不仅是力量,更是远离犯罪的屏障。”他呼吁学生珍惜在校时光,用知识充实自己。

针对校园欺凌这一顽疾,许志军通过起典型事例分析,揭示了“88%的校园欺凌表现为围殴”“46%的欺凌事件伴随视频上传网络”等触目惊心的事实。“当你看到同学被欺负时,你的沉默可能成为帮凶。”他现场模拟了“巧妙呼救”“及时报告”等应对技巧,引导学生不做施暴者、不做旁观者,更要学会保护自己。

随后,许志军化身“安全导师”,为学生传授“防诈骗、防霸凌、防性侵”三大生存技能。“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果有人说‘轻松赚钱’,一定要拉响警报。”他用“帮信罪”案例提醒学生,切勿为小利出租银行卡,沦为犯罪“工具人”。针对性侵防范,他特别强调:“晚上别去偏僻地方,遇到危险不要害怕羞耻,保留证据立即报警才是正确选择。”

讲座互动环节中,学生们踊跃提问,从“如何拒绝不良朋友邀约”到“遭遇网络暴力怎么办”,许志军一一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

4.jpg


5.jpg

讲座接近尾声,郑重作总结发言。他首先对广德市法院送法进校园表示感谢,随后结合讲座内容向学生提出三点期望:“一是要知法于心,把法律作为行为准则,明白‘越界’的代价;二是要守法于行,从拒绝吸烟饮酒、不进网吧等小事做起,培养良好习惯;三是要用法于需,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他特别强调:“学校不仅要培养技能人才,更要培养守法公民,希望同学们记住今天的课,让法治成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此次讲座通过真实案例、数据对比等生动形式,将严肃的法律知识转化为贴近学生生活的“成长指南”。正如许志军在结语中所说:“人生的道路上充满选择,希望同学们用理性、法治的眼光看待每一次选择,让青春在阳光下绽放。”学校也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始终将法治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胡向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