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宣城市机械电子工程学校!

学习航天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广德市关工委“五老”春晖报告团走进宣城机电学校召开“航天精神”进校园主题教育报告会

【文章来源:学生处】 【发布人:胡向姗】 【发布时间: 】 【点击量:

将航天精神的火种播撒在校园,激发学生们爱科学、爱航天、爱祖国的热情,引导他们传承航天精神,共筑航天梦想。5月14日,广德市关工委“五老”春晖报告团走进宣城市机械电子工程学校(安徽广德技师学院),在图书信息中心二楼会议室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航天精神进校园》主题教育报告会,此次活动由党委委员、副校长梁佳佳主持,邀请广德市关工委五老春晖报告团宣讲员靳方洪主讲,市关工委副主任程祖建、学校关工委办公室主任沈传顺等领导班子参会,各班学生代表共200余人参会,共同开启这场航天精神的探索之旅。

af9a796a3825ddb66a5bda5d2620f0a6.jpg

1d94eeafcd3b69620492a2ac77c9908f.jpg

618419cdfd0c698b85c87d5673a4ccd2.jpg

会议开始,沈传顺进行开场发言。他严肃点明会场纪律,随后介绍了本次报告会的主讲人和参会人员,并对同学们的积极参与表示热烈欢迎,为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1.jpg

会议中,靳方洪以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生动的讲述方式,带领同学们走进中国航天的浩瀚世界。他从中国航天事业的起源讲起,回顾了上世纪50年代,在钱学森等一大批科学家的带动下,中国航天事业从艰难起步到逐步发展壮大的艰辛历程。从1958年中央决定发展航天工业,到1960年我国第一枚探空火箭T-7M成功发射,这背后凝聚着无数航天人的心血与汗水。

靳方洪特别提到了广德市誓节镇的603航天基地。这里,是中国航天梦的起源地之一。老一辈航天人在艰苦的条件下,凭借着一腔爱国热情和勇于探索的精神,用肩扛、手拉、锄头刨的方式建设发射试验场,利用身边简陋的材料开展科学发明。他们在这里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枚探空试验火箭、第一枚气象试验火箭、第一枚生物试验火箭,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多个第一。

在介绍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时,靳方洪从早期的“两弹一星”,到如今的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火星探测等,一一列举。同学们了解到,中国航天事业在短短几十年间,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域领跑的跨越,这背后是航天精神的强大支撑。航天精神,这一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勇攀高峰、自强不息、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3.jpg

此次航天精神教育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知识储备,更激发了他们的爱国奋斗热情和追求科学的梦想。相信在航天精神的激励下,这些怀揣梦想的学子们,将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续写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篇章。胡向姗

复审:袁青

终审:汪礼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