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学生德育教育,增强粮食安全意识,宣城市机械电子工程学校(安徽广德技师学院)于4月18日晚在图书信息中心一楼报告厅举行了主题为“一粥一饭,当思来处”的德育大讲堂活动。本次讲座各班学生代表齐聚一堂,由农林教研组组长汪俊雯主讲,学生处副主任李君璐主持。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反思粮食背后的深刻意义,呼吁珍惜粮食、践行节约。
讲座以“粮食与时代变局”为切入点,汪俊雯从历史出发,讲述极端环境下粮食短缺如何成为生死攸关的命题;结合国际形势深刻剖析了粮食作为“国家命脉”的战略地位。汪俊雯提出:“粮价的每一次波动,都是对国家稳定与民生福祉的考验。”
在趣味互动环节,汪俊雯引导学生重新审视“粮食”的定义。通过展示多张植物图片,邀请学生竞猜“是否为粮食作物”,并现场总结粮食的科学界定。随后,以大米为例,从稻种培育、田间管理到收割加工,生动还原一粒米从田间到餐桌的“前世今生”。
接下来,汪俊雯用数据揭示国际粮食形势的严峻性,同时强调中国粮食安全的坚实保障。她通过讲述袁隆平院士研究杂交水稻的艰辛历程,以及“禾下乘凉梦”的伟大愿景,学生们深刻感受到粮食安全背后的科技力量与家国情怀。
活动最终落脚于“节约粮食”的实践倡议。汪俊雯结合校园生活场景,提出“光盘行动”“合理点餐”“拒绝浪费”等具体行动指南,并呼吁学生将节约意识转化为日常习惯。她强调:“节约粮食,不仅是对劳动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担当。”(胡向姗)
复审:袁青
终审:汪礼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