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长三角汪礼俊名师工作室
资源分享

长三角康养产业学院
宣城市机械电子工程学校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
2025年十大重点项目

【文章来源:】 【添加人:吕欢】 【发布时间:2025-03-06】 【点击量:


1. 开展党建联建工作

l  小组成立:由双方学校党支部共同组成党建联建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分工。

l  定期活动:每年至少开展两次党支部党建共建活动,包括主题党日、党建交流研讨等。

l  效果评估:建立党建联建工作评估机制,定期总结交流成果,优化合作模式。

2. 组建康养产业导师团

l  选聘过程:面向长三角范围内康养产业领域的劳模、专家及职业院校的优秀教师,通过公开招募、专家评审的方式,选拔组建导师团,第一批8-10人。

l  活动组织:每季度1次举办“匠心筑梦、薪火相传”活动,邀请导师团成员进入企业和校园,分享经验、传授技艺。

l  激励机制:为导师团成员提供荣誉证书、讲座费、交通补贴等激励措施。

3. 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

l  基地建设:联合政行企校,充分调研长三角康养行业人才培养需求,建立康养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为广德市康养产业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

l  资源整合:整合沪广两地职业教育资源,开发2-4门培训课程,设立资格证书。

l  培训实施:针对广德市养老护理、机构负责人、健康管理等工种,开展2-4期的技能培训和能力提升班。

l  运营管理:探索两校与企业共同运营管理基地模式,制定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运营管理制度,确保实训基地的高效运行。

4. 探索康养类资格证书互认制度

l  制度设计:双方共同研究确定广德特点的康养资格体系和资格证书、技能等级互认制度,联合广德人社部门协商制定互认管理办法。

l  机制运行:建立定期沟通机制,确保新制度的有效实施和持续优化。

l  评估反馈:对新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完善。

5. 专业教师技能培训

l  培训规划:依托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师资力量,制定年度专业教师技能培训计划。

l  培训实施:每年举办至少2场培训活动,涵盖康养专业知识、教学方法等。

l  考核认证:对参训教师进行考核认证,确保培训效果。

6. 教师互派交流计划

l  选派安排: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每学期选派2名康养类专家或骨干教师到广德市机电学校指导;机电学校每学期选派相应数量的教师到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交流。

l  交流内容:涵盖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

l  反馈评估:建立交流效果评估机制,收集双方教师的反馈意见,优化交流计划。

7. 联合教研活动开展

l  活动规划:双方每学期共同制定核心课程教研活动计划,明确活动主题和形式。

l  活动实施: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联合教研活动,如教学研讨、课题研究、教学竞赛、学生竞赛等。

l  成果分享:建立教研活动成果分享机制,促进双方学校在康养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8. 健康会客厅建设

l  场馆建设:两校联合企业,建设一个集健康监测、生活照护、心理关怀、社会参与、医疗与健康服务、科普与交流以及个性化健康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体验平台。

l  理念设计:融合了“健康会客厅”的科普交流与“智慧健康养老”的科技服务,旨在通过综合性的平台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便捷、个性化的健康和生活服务。

l  创新孵化:引入最新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形成集展示、推广、研发、创新于一体的产教研协同创新孵化基地。

9. 康养产业研究与合作

l  研究团队:组建康养产业研究团队,开展康养产业发展趋势、政策环境等方面的研究。

l  合作项目:与康养企业合作开展技术研发、产品推广等项目,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l  成果推广: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或行业应用,提升康养产业的整体水平。

10. 学生实习与就业服务

l  实习基地建设:在长三角地区共享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l  就业指导: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帮助学生了解康养行业动态、提升就业竞争力。

l  就业跟踪:建立毕业生就业跟踪机制,收集就业信息,反馈教学效果,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复审:袁青

终审:汪礼俊



上一条:职业教育要把产教融合落到实处

下一条:无